一、儿童沉迷手游***家长怒告腾讯***你觉得究竟谁该为此事负责
1、面对儿童沉迷手游,家长怒告腾讯,我觉得父母的责任会大一点,腾讯的责任是有,但是不是很大。
2、我记得假期的时候去姐姐家里,她说,现在的老师很多东西都是通过网络传达,不但可以增加跟父母之间的交流,而且还能节省父母上班的时间,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不用去学校亲自问了,作业也是通过网络传达,可以清楚的知道,方便查阅孩子的作业。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通过腾讯的QQ以及微信这两个平台,对于父母和老师的交流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弊端。父母可能会将手机搁置到一边,让孩子自己去看老师发来的信息,一次两次,孩子看信息的时间很短,但是慢慢的,当孩子看到父母手机里有一些游戏可以玩的时候,孩子会更乐意用这个理由去看手机,顺便玩一下手机。我们能说是开发游戏的人的过错么?显然不是,是父母没有尽到对孩子负责的责任,让孩子更早的接触到了这些东西。
3、我也很小就接触游戏,*开始的时候是玩QQ游戏,比如说泡泡堂、连连看、找茬……但是腾讯会说未成年人不要玩,或者是有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虽然这是一种建议,但是又有几个家长可以做到?难道小孩子玩游戏把眼睛伤着了,我们还要怪电脑,怪游戏么?明明人家是先说了免责的条款,也是希望父母可以做到的,但是父母没有做到,那就不能怪别人了.
4、当我有了手机的时候,问我接触的主要是天天酷跑,每天都有任务去完成,虽然长时间的玩了,会让眼睛很疲劳,但是在玩的过程中,你更多的是可以抛开一切,让自己身临其境。但是我自己会规定只玩半个小时,就要去做别的事情了,所以不迷恋。小孩子玩腾讯的手游,都是需要登录微信或者QQ的,他们通过玩父母的帐号,或者模仿父母,注册一个帐号玩,这都是很有可能的。腾讯QQ、微信的注册并没有说年龄就一定要是真实的,也没说一定要实名制才可以,所以只要有一个帐号,就可以玩手游。父母面的自己的帐号被用来玩游戏的事情,难道不应该察觉到么?看到别的帐号玩的游戏,难道不应该问孩子吗?我觉得父母自身的责任真的很大的,没有你们的允许,孩子如何去接触到手机?
5、腾讯的责任,我认为是实名制**的力度不够,如果在早期开始手游的时候就开始了实名制,小孩子必定需要找到成年的人的身份信息才能玩,这样就可以提高玩游戏的年龄,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腾讯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它所需要面向的是更多的玩游戏的群众,如果将其限制,就会减少它的收益。
6、所以说,父母看孩子玩手游,就怪腾讯,这个实在是太片面的,你应该找到自己的问题,再来怪别人,我只是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二、**沉迷手游怎么办
1、“一旦沉迷游戏,厌学逃课、情绪暴躁等情况都会随之而来。”日前,**二级心理咨询师孙禾前往永嘉县岩坦中学,为这里的“手游少年”开了一堂健康公益课。
2、3月初,记者前往文成、永嘉等地对“留守儿童”因缺乏家庭教育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的情况进行调查。3月15日,《少年的方寸人生——手游之困》一文刊发后,多地多所乡村学校相关人士联系本媒,询问是否有专家讲座或授课,引导乡村留守**摆脱手游“围猎”。得知这些乡村学校的需求后,团市委以及民间公益人士推荐了经常做公益心理辅导的**二级心理咨询师孙禾。

3、永嘉县岩坦中学政教处主任**洪对**沉迷手机游戏痛心不已,“学校老师现在经常跟家长说一句话:要想害了孩子,就给他买一部上网手机。”
4、岩坦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有**600余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孩子”,90*以上**都有手机。由于日常缺少父母的管教,加上自控能力弱,沉迷手游的**不在少数。“有**把吃饭的钱省下来充值游戏币,有的甚至在课堂上玩游戏。”**洪说。
5、为了应对上述情况,学校制定了严格的规定控制**接触手机的时间。因为是寄宿制学校,学校规定周日返校时**必须将手机交给学校保管,周五放学回家时再还给**。平时,学校还组织老师带着金属扫描器进行抽查,发现**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就要暂扣,直到学期结束或者大的节假日时才还给**。
6、在严禁**玩手机的同时,学校开放所有办公室的座机**供**使用,方便他们和在外的父母进行沟通。
7、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学校老师在抽查中发现仍有不少**偷偷带着手机玩游戏。**洪举了一个前几天刚刚发生的例子:一个男生在课堂上玩手游被老师发现,坚决不把手机交给老师,**洪知情后将男生叫到办公室做思想工作,过程中男生一听要暂扣手机,就破口大骂。
8、**:我也想考个好高中,但就是离不开手机
9、孙禾在上课前了解了相关情况,并做了一份“网络游戏**的原因和对策”的教案。3月27日下午,孙禾来到岩坦中学给初二、初三段的部分**上心理卫生课。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几名“重度沉迷”的**敞开心扉,道出心声。
10、初三女生A:“我不是觉得游戏有多好玩,但不玩手机就觉得无聊,刷抖音、快手、朋友圈也能刷好几个钟头,现在离开了手机根本不知道可以玩什么。”
11、初三女生B:“我也想学习,也想考个好高中,可是忍不住老想着手机。上厕所如果忘了带手机,我会拉上裤子跑回去把手机拿过来再上厕所。”
12、初二男生A:“周边的同学都在玩‘王者’,如果不玩就会和同学之间产生距离,玩得不好就被同学叫‘垃圾’,谁愿意当‘垃圾’?”
13、初三男生B:“**网络游戏主播几个月就*上千万,我以后也想做网红。”
14、交流中,也有一部分**沉默不语,始终不愿意诉说自己的想法。
15、孙禾向**们讲解,网络游戏**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使用时间达到或超过6小时,且**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你们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已经属于游戏**。”
16、孙禾说,如今手机游戏、***无孔不入,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已成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不少**也沉迷手机网络,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就岩坦中学**沉迷手游问题而言,主要原因还是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平时疏于管教,同时受手机使用低龄化,以及校园同伴、成长环境的负面影响。
17、“玩手游的孩子们之间很容易形成一个小团体,游戏是他们主要的共同语言,在这样的氛围下,游戏的黏*只会越来越强。一旦沉迷进去,厌学逃课、情绪暴躁、回避现实等情况就会随之而来。其中,厌学几乎已经成了游戏沉迷的标配。”
18、那么,如何来解决、防止沉迷手游问题?
19、“你们有没有为自己做过人生规划?你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这是孙禾在课上问**们*多的一个问题。“每个人必须要学会自我反省、自我规划,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阶段*规划。”在课上孙禾向同学们反复强调这一点。
20、家庭方面,父母不论工作多忙,每天都应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从幼儿园到中学,孩子成长的黄金期非常短暂,家长要把握这个阶段,多陪伴孩子,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规划人生、树立人生目标。”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沉迷手游无法自拔,要及时向专业的**机构求助,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21、学校方面应通过制定严格的校规来防止**长时间使用手机,一旦发现孩子有沉迷游戏的迹象,在积*引导的同时,也应及时与家长沟通。
22、孙禾则认为,若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应由政府监管部门通过制定政策、行政执法等手段,对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