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什么非对称的手游
1、非对称手游指的是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或拥有不对称能力的游戏模式。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非对称手游推荐:
2、1v4非对称竞技游戏,一名玩家扮演监管者(猎人),其余四人扮演求生者(逃亡者)。监管者需要抓捕求生者,而求生者需协作解密逃生。
3、《黎明杀机》(Dead by Daylight Mobile)
4、移植自PC端的经典非对称对抗游戏,玩法与《第五人格》类似,但风格更偏向**生存,**与幸存者的技能体系更复杂。
5、《Identity V》(海外版第五人格)
6、与《第五人格》同源,国际服版本,角色和地图略有差异。
7、1v4休闲对抗,猫(汤姆)需抓住老鼠(杰瑞等),老鼠则需偷取奶酪逃脱,画风轻松但策略*强。
8、玩家分为搜寻者和**者,**者伪装成场景道具,搜寻者需在规定时间内找出所有对手。
9、《Evolution: Heroes of U***ia》
10、科幻题材非对称对抗,人类与外星怪物对抗,双方拥有**的进化技能树。
11、《十三号星期五》(Friday the 13th: Killer Puzzle)
12、玩家扮演**杰森,通过解谜方式**其他角色,另类非对称玩法。
13、多人社交**类游戏,部分玩家被**为怪物,需**身份**人类,人类则需识别内鬼并生存。
14、这些游戏的核心差异在于角色能力、胜利条件或团队分工的不对称*,适合喜欢策略与团队协作的玩家。
二、什么是非竞技游戏
如果说有什么游戏是老少皆宜并且受众面*广的,捉迷藏**是其中的**者。就算是将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和爷爷奶奶们混搭起来,都能促成一次妙趣横生的童年小剧场。而对于游戏玩家们来说,“捉迷藏”游戏也将伴随他们的整个游戏人生。
早在1980年的街机游戏《吃豆人》中,捉迷藏的玩法就被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起来。玩家操控的“吃豆人”需要在复数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下,*自吃掉地图中的豆子以完成任务。
玩家在游戏中需要躲避五颜六色的“**”
《吃豆人》将捉迷藏的“你找我藏”变成了“你追我逃”,主角“吃豆人”没有任何的常态攻击手段,面对敌人的追赶只能够逃跑,或者通过吃到特定类型豆子的方式来暂时反击敌人。
无论《吃豆人》是不是*早运用捉迷藏玩法的电子游戏,它都成功地将“你追我逃”的玩法在电子游戏领域内普及开来,为后世的游戏提供了创意灵感。
捉迷藏的核心一直都是“非对称对抗”,“你找我藏”就是一种对抗;而这其中的“非对称”指的是对抗双方在人数、资源、信息和规则等方面的不对等。比如游戏的玩法就决定了负责寻找的人被发现不会出*,而负责躲藏的人被发现就会遭到淘汰,这就是“非对称对抗玩法”的一个体现。
根据这个标准,许多同学小时候玩过的“丢沙包”和“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其实也都属于“非对称对抗”。绝大部分需要击败BOSS闯关的游戏也都是在体现玩家与电脑的“不对称”,如横版射击游戏《魂斗罗》,而这个“不对称”恰恰就是游戏之所以好玩的关键所在。
玩家挑战成功后所获得的成就感是*其强烈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捉迷藏”游戏的玩法也越来越丰富,游戏制作人们也不再满足于设计“电脑追玩家”的游戏,他们开始想要设计“玩家追玩家”的游戏。
2014年上市的《进化》就是典型的“捉迷藏”游戏,4名玩家扮演使用**科技武器的士兵,1名玩家扮演可进化的怪物,在异星战场上展开厮杀。怪物会随着不断的战斗和时间的推移而获得进化,拥有更强的杀伤力,因此士兵需要在怪物进化成为终*形态之前将其消灭。
当然,也有一些别出心裁的**玩法,比如......
没错,FPS界主打“枪再好看爆头拉倒”的“一哥”《CS:GO》也是有“非对称对抗”模式的,玩家只要点开Steam社区服务器,就可以体验到这个神奇模式,为什么说这个模式非常神奇?
没错,这些场景道具都是玩家变的
因为负责躲藏的玩家虽然没有攻击能力,但可以变化成游戏中的大部分物品,如树木、盆栽、罐头还有体积较大的垃圾箱和电线杆等,并通过混入与其相似的环境中**起来。
而负责寻找的玩家则要通过手中的武器来消灭另一方的玩家,在游戏的设定中,无效攻击(未能攻击到敌方玩家)会遭到扣血**,而成功消灭任意敌人都能恢复血量,所以在“躲猫猫”模式中绝不能随意开枪。
真正将“非对称对抗玩法”带入国内玩家们眼中的,则是2016年的生存**游戏《黎明杀机》。这款游戏的出现,让国内的玩家和游戏制作人们见识到了“非对称对抗竞技游戏”(Asymmetrical Battle Arena,简称ABA)的魅力。
《黎明杀机》有着经典的欧美式**风格,游戏中玩家所扮演的“**”形象均是取材自各大经典的欧美**故事。“人皮脸**”、“电锯**狂”、“猛鬼弗莱迪”等经典欧美**故事角色都出现在了游戏中供玩家选择。而扮演“逃生者”的玩家需要在“**”的**之下,修好地图中所有的发电机以打开大门逃出生天。
制作组根据每一位“**”的风格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技能和攻击方式,可以说是把欧美经典**片的角色一个一个放进了游戏当中,配合虚幻4引擎的画面表现力和令人毛骨悚然的游戏音乐,一个噩梦般的世界展现在玩家眼前。尤其是被“**”靠近和发觉时突然响起的紧促的配乐,能够把胆小的玩家吓出一身的鸡皮疙瘩。
扮演“逃生者”的玩家只能躲躲藏藏
一名扮演“**”的玩家将可以通过“砍刀”、“电锯”等各种各样的道具来折磨其他4名扮演“逃生者”的玩家,“**”将毫无攻击手段的“逃生者”击倒后将其转移到地图中固定的地点进行献祭,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其他“逃生者”前来搭救,那么这名被献祭的玩家就会被淘汰。
当然,负责营救的玩家必须要和“**”斗智斗勇。
而“逃生者”在修理发电机的时候除了提防“**”,还要注意制作组的考验:QTE。如果失败,修理进度就会受阻,发电机也会发出巨大噪音提醒“**”这里出现了“逃生者”。
QTE是“快速反应**”的英文缩写,通求要求玩家对屏幕上突然出现的按键提示迅速作出反应,按下与画面提示对应的按键,如果失败就会遭到**。
制作组还设置了各式各样的技能与道具来增加比赛中的变数,如移动速度增减、探测距离增减和**效果增减等等,技能还分有专属技能与通用技能,力求让每一位角色都显得与众不同。
一边是穷凶*恶的“**”,一边是手无寸铁的“逃生者”,《黎明杀机》将玩家与玩家的“不对称”做成了游戏的核心,营造出了**的**游戏体验。游戏在国内直播平台出现后很快形成了话题,随着PDD等**主播的抱团加入,游戏的热度更上一层楼。
创新也好,跟风也罢,各方势力闻风而动。2018年4月2日,网易出品的《第五人格》正式公测;同年6月26日,重明工作室出品的《灵魂筹码》上架Steam商店开售。
在“画风”上,不论是《第五人格》还是《灵魂筹码》都与《黎明杀机》有很大的区别。《第五人格》走的是哥特式**路线,不论是“**”还是“逃生者”看起来都像是**童话里面的布娃娃;且在攻击方式、淘汰方式等涉及到****的地方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实际上,这一系列的转变大大减弱了游戏的**感,使得《第五人格》从“****游戏”变成了“扮鬼抓人游戏”。
游戏中玩家所扮演的**奥尔菲斯因一桩失踪案前往一座庄园进行调查,并采用演绎法进行案情回顾(也有说法认为游戏中发生的一切都是**本人的**)。
《第五人格》重新设计并适当简化了游戏道具和每一个角色的天赋技能,使游戏在上手难度、操作难度和复杂程度上实现了相对理想的平衡。原本《黎明杀机》散布在地图中的各种游戏道具被集中到了一个随机刷新道具的宝箱中,供玩家使用。
宝箱中的道具可能用处**,也可能毫无帮助
扮演“求生者”的4名玩家需要关闭地图中的所有“发电机”(密码机)来逃离庄园,而扮演“监管者”的1名玩家则需要淘汰至少3名求生者才可取得胜利。
**游戏《灵魂筹码》则是走了另外一个*端:民国风**路线,是的,就是“中华民国”的那种“民国风”。“**”的设定也取材自国内的各种**故事,例如冤死的“王爷”和上吊**的“绣娘”等。
4名玩家扮演以灵魂为*注的“*徒”,而另外1名玩家扮演的“鬼”则要用尽手段消灭所有的“*徒”。纯正的中式**让国人玩家“倍感亲切”,游戏发售后就于2018年Steam夏季促销期间登上了热销榜单,更是成为。
《灵魂筹码》在“玩法”上同样做出了一定的创新,制作组在游戏中加入了“商店”的设定,不论是*徒还是鬼都可以购买属于自己的道具,目前游戏中的道具设计得*为简单,包括隐身道具、回血道具等加在一起也不过十几种,这就在客观上降低了游戏的上手难度。
就如同修发电机一样,按错QTE就会被鬼察觉
在公测开始后,《第五人格》的下载量节节攀升,热度曾一度赶超大逃杀类手游,相应的赛事也陆续出现。而与之相比,《黎明杀机》和《灵魂筹码》等“前辈”和“后辈”却慢慢沉寂,被主播们抛弃,这其中都有什么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