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战东线有多**

1、二战欧洲战场的东线简直是人间炼狱,由于苏德双方的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意识的不同,再加上历史上不断堆积的仇恨,双方的愤怒值如同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苏军吊死两名德军俘虏,德军就会反过来烧死三名苏军战俘加以回敬。随着双方战时的不断发酵,这种仇恨*终发展成一场人间惨剧。

2、以二战东线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举例来说,就可以知道二战时的东线究竟有多惨烈。

3、为什么要单*把斯大林格勒拿出来举例,因为它是东线中*具代表*的战役之一。这是一场如同绞肉机般的战役,不管你投入多少的兵力它总能吃光他,如同一个无底洞一般的存在。

4、在这场持续了近200天的战争中,双方一共投入了200多万的兵力。平均下来每三天就要吃掉一个师的兵力,在这样高强度的作战中,士兵想要得到休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每小时都有四百人死亡,士兵们的平均幸存时长一般为24小时,一旦闭上眼睛休息,恐怕就会和地上的尸体一样就此裹上白绵绵的雪花长眠于此。至于前线的指挥官,能撑过七天的,就算是走运了。

5、德军本来计划在寒冬到来之前拿下斯大林格勒,奈何苏军的意志实在是太过坚强。硬生生地将德军拖入了消耗战之中,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在雪地上画出一个又一个的诡异符号。因为天气的原因,德军的装甲部队基本都属于趴窝状态,只能依靠士兵来换取战术上的胜利。

6、在战争中残存的士兵根本毫无生机,他们目睹了一个个战友的不断死去,也厌恶了战争的残酷。他们躲在掩体的后面,用发呆来打发这无聊的时光,他们大部分都是面黄肌瘦的状态,浑身散发着一股恶臭。虽然士兵们的伙食总是面临供应不上来的窘境,可是死去的尸体却便宜了大大小小的老鼠,他们穿梭在每一具死尸身边。

7、士兵们除了面对饥饿之外,还要面对严寒的天气,不少士兵因为缺少保暖的衣物都在寒冬中失去了作战能力,因为后方压根没想到斯大林格勒这么难啃,所以准备的过冬物品并不多,等到双方进入胶着状态的时候,德军的后勤却因为种种原因抵达不了前线。这也就直接导致不少士兵患上**、雪盲症,战斗力受到很大程度的波及。

8、斯大林格勒战役*惨烈的莫过于巷战,因为德军的装甲部队受阻,巷战成了苏军阻抗德军*佳的战场。

9、在断壁残垣的狭小战场中,德军和苏军通常只有一墙之隔,双方甚至可以听见彼此的呼吸声。**中流传出一句玩笑话:我已经占领了厨房,可是客厅还在敌军手上。正是受制于地形的限制,巷战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10、面对德军凶猛的攻势,苏军虽然缺乏**的武器,却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坚守阵地,使德军每前进一步都得付出巨大的牺牲。他们如同草根一样扎根在每一个巷子的墙上,任凭德军再凶猛的攻势也别想把他们一口气连根拔起。德军的闪电战就这样在巷战中宣告破产。

东线二战手游 二战东线有多恐怖11、在苏德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斯大林格勒的工厂也没有休息,他们夜以继日的生产,很多工人都是背着枪生产,害怕下一个瞬间德国人就破门而入。坦克往往一下流水线就被开出去,连喷漆和瞄准镜都顾不上安装。

12、除却军工厂是双方的必争之处外,火车站也同样如此,他们在此争抢了13回,每一次都是一方狼狈地丢下一堆尸体匆忙退场告终。而漫长的争抢之后的就是持久的防守和争夺,这样的事情还发生在马马耶夫高地上,作为全城的**点,军事意义想必不用多说。即使这场战争已经过去多年,这座被火炮削矮了半个山头的高地还是寸草不生,似乎在悄悄诉说着当年的战争的残酷。

13、到了战争后期,双方的士兵都进入了疲软期。

14、他们在依靠肌肉记忆和本能在战斗,他们时刻都在保持着高度紧张,他们不敢*睡,不敢抽烟,不敢发出一丁点响声。他们害怕敌人会在夜晚给他们偷偷快递过来一个炸*包,会害怕在黑夜中被远方的狙击手点名。夜间是双方悄无声息较量的*佳场所,在这场噬血之夜中唯有保持清醒才是*好的选择。

15、战争自然会带来大量的伤残人员,而苏军驻守斯大林格勒的第六十四集团军却只有一个卫生连,她们由一百个医生、护士组成。她们很多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都是被临时安排过来进行救助。她们也是**次面对战争的残酷,面对各种各样的伤员,她们有的甚至连纱布怎么缠都不知道。随着伤员的不断增多,医院的*品也随之告罄。有的病人得不到救助就只能死在病**。

16、那么德军呢?他们在这场战争之中并没有比苏军好到哪里?因为受伤人数居多,没有足够的军医去一个个医治,有的受伤严重的就只能躺在地上哀嚎,叫唤着队友给他一枪,而这样的情景在战场的每个地方都在不断发生。

17、那么在这场战役中的普通群众的命运又是如何呢?他们被战争**的不成样子,原本住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80万居民在战争之后只剩下7500名。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为了抵御德军,他们会强行拉平民入伍,有的时候面对紧急情况他们还会拉入妇女,而这些被强行拉入的平民还不能临阵脱逃,否则就会面临临时军事**的裁决。

18、平民们不仅要躲避苏军的强征入伍,还要躲避德军的侦察。为此他们选择了阴暗的地下道来作为自己的栖息场所,殊不知这些地方又都是德军的休息场所和厨房所在地,这样平民又被德军所利用,他们被生活所迫,往往一块面包和一瓶水就会被德军所收买,他们充当着德军战场上的走狗,帮助搬运尸体、搜索物资。而战上的苏军看见本国平民为德军卖力也会毫不犹豫地扣动手中的板机,心里暗骂一声,该死的走狗!

19、战争中,又有谁是真正无辜的呢?

二、二战东线有多**呢

瓦西里耶夫,1924年出生,苏德开战时才17岁,二战结束后他21岁,负伤回家,他的高中同班男生中只有他一个人活着,其余的全部牺牲。他说,我们这代男人,能活到战后的只有3*,但这还只是他个人的说法。

根据苏联战后统计,1923年出生的男*,18岁是正好遇到苏德战争,战争胜利时22岁,其中有80*没能活到胜利,而能活下来的有20*的士兵,不是残疾就是身上带伤。但苏联在二战后为了安抚国人士气,一直把**数据压得很低。

网络上有苏联解体后的解密档案,苏联战前人口1.8亿,动员**3400万,死在东线的军人大约1500万,其中一半阵亡一半死在战俘营,负伤的有1600万人。平民死亡1200万,负伤的没有具体数据。如果以现在13亿人口来换算,相当于动员**3亿人,四年的时间里军人阵亡1.2亿,负伤1.2亿,平民死亡1亿,负伤无数据。

再说德国。那时候的德国已经无所谓分东西线各战区了,德军的**几乎都是在对苏作战产生的。

二战德国人口加上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加起来大约为6600万-8000万,前后动员了本国和仆从国1200-1500万的**。而德国士兵阵亡人数为550万-600万,受伤不明,平民死亡1000万左右,总**约在2500万左右。或许是因为德国在战后解体,东普鲁士又被波兰夺走,导致二战时期的**数据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

为了进攻苏联,德国当时把征兵条件调整到了17-61岁,这几乎是把能拿得起抢的男*全都派上战场了。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德国战后男女比例为了10:16,而这些男*中几乎都是老幼病残,战后的德国更是几乎看不到街上健全的成年德国男*。

此外,二战时期苏德两国并非都是男*上战场,实际上也有大量的女*在战斗中牺牲。德国和苏联是当时世界男女平权运动的先锋,在人权、现代价值理念、男女平等方面这两个****整个世界。因此,在战斗打响后,苏联征召了80万女*入伍,德国也征召了50万女*步入战场。

战争打到苏德这样的地步,已经没有了男女之分,那个时代没有人间和天堂,每个人都活在地狱中,人人都是恶魔,不死不休,就等着那一方的血先流干。整个战场找不到一个完整无缺的人,那个时代**是*不值钱的,平民被**是家常便饭,双方都在对方的土地上疯狂的杀戮和报复,没有投降,被俘虏只是慢*死亡而已,战俘从不幻想可以活着离开战俘营。

苏德战争中*端的行为就是双方都拒绝投降。东线战场上苏军经常不接受德国*卫部队的投降,而德军也不接受苏联政工人员的投降。当然,大家心里都明白,投降了还是死,并且还是被折磨**,与其如此不如战斗到底。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了六个多月,双方**人数超过200万,平均每天**在一万人以上。在战斗*为激烈时,进入战场后能熬过三天不死的就能当团长,因为平均一个团进去三天就被打光,一个士兵平均不到一天,军官平均三天就战死。

苏军当时采用的战术是紧贴着德军,一间间房子的跟德军血战,让德军坦克的威力发挥不出来,这完全就是拿**去填。但即便这样,每间房子都会进行反复争夺,重要的**车站一个星期争夺了13次。

当时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推进是用米作为单位,能开工的工厂抓紧时间生产装备,有时候德军攻打过来,工人要先停工抵抗,等德军走了在继续生产。苏军不断从伏加尔河增援,进入战场就等于进入了血肉磨盘。斯大林格勒在战争前有80万人口,战后只剩下7千多人。

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1年8月被德军围困到1944年1月,因为军民拒绝投降,拼死抵抗。*后共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亡,其中被饿死的平民就达到了六十万,这还已经是在疏散了一百万人的情况下,依然有这么多人死亡。

根据一个德国士兵的回忆录中提到,因为苏联维度高,有时候到10点多天才黑,双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然后期待黑夜快点到来,可以歇一歇。但纬度高,天黑得晚,天亮也早,凌晨两三天就又开始你死我活的战斗,每天如此,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死去,即便是地狱也不过如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