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手游中不准出现英文字母
1、中国国内手游新规自7月1日起实施,规定在上线的手游中禁止使用英文字母。多家游戏CP反馈,旗下产品因使用英文而未通过审批。
2、审批意见指出,游戏中出现的"SP"、"HP"、"RingOut"等非装饰*英文,以及表示自动战斗的“AUTO”和升级提示“level up”等英文术语均不被允许,需改为规范简体汉字。
3、游戏中常见的缩写和英文表达,如“mission start”、“missin complete”、“warning”图标、“GO”、“Lucky”、“new”提示等,均被禁止使用。此外,游戏中使用“道具×1”表述也未能通过审批,原因是其中包含“X”字眼。
4、审批规定严格禁止英文缩写,甚至繁体字及带有**色彩的字眼如“击杀”等也列为严禁范围。游戏茶馆建议厂商在送审前做好自审工作,以避免延误时间。
5、类似情况并非首次。2010年4月,广电总*曾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禁止使用外语和缩略词,但规定似乎已被忽视,各类英文缩写依然常见。
6、对于中国游戏公司而言,如何适应新规,确保产品顺利上线,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二、如何看待手游中“氪金母猪”一词
1、“氪金母猪”这个词语,源自**文化,经历国内环境的演变后,成为游戏圈内的流行词汇。原词为“课金母猪”,*早出现在2012年的一档**节目中,一名**自称为“课金母猪”。在手游领域,这个词语用来形容那些在游戏内大量充值的玩家。他们为了追求游戏体验,不惜花费大量金钱,甚至达到几十万级别的消费。以碧蓝幻想为例,这款游戏中,这类玩家的出现是游戏内消费现象的典型体现。
2、追溯到更早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当时的“氪金矿石”和“氪金护目镜”概念深入人心。这些物品象征着高价格和稀缺*,玩家为了获得**装备,不惜花费大量金钱。尤其在工程学专业中,打造“氪金护目镜”的过程更是昂贵,因此“氪金狗眼”成为玩家戏谑的口头禅,形象地指代昂贵的物品。
3、随着“课金母猪”概念传入中国,为了表达更贴近国内语境,“课金”一词被替换为“氪金”,使得这个词汇在中国游戏圈内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这个词语,人们直观地理解了那些在游戏内大量消费、追求**游戏体验的玩家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