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御龙在天手游之大都督官权解析

1、国王以外,**的政治权利就落在了大都督身上,大都督除了指挥以外都有哪些官权呢?

2、除国王以外,禁卫军可以直接由大都督册封和罢免,很多情况下国王并不会自己去册封禁卫军,而是让大都督一手操办,说禁卫军是直属大都督管辖的分队并不为过。

3、国战的发起除了国王、王后,就是大都督的官权之一了,大都督为武官之首,所以行军打仗之事都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而且国战中,除了国王,另一个拥有使用虎符权利的就只是大都督一人,可见大都督至**权。

4、**外交也是大都督的官权之一,与国王一样,大都督可以选择结盟对象或者接受敌国的结盟请求以及拒绝结盟。当然盟友的选择只限定在强国与弱国的结盟,如果是帝国可是无法结交盟国的哦!

二、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五位大都督是谁

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有周瑜、鲁肃、陆逊、吕蒙、诸葛恪。

大都督手游 御龙在天手游之大都督官权解析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社会动*,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

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因受孙权赏识得以发挥卓越的军事才能,地位渐至隆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

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事务,领武昌事。二宫**时卷入孙权孙和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侯。

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

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东吴权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大将军诸葛瑾长子。

诸葛恪体格肥胖,幼小以神童著称,**之后拜骑都尉,孙权长子孙登为太子时担任左辅都尉,作为东宫幕僚**辅佐太子理政。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赤乌八年(公元245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