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机游戏的行业现状

我国游戏市场规模增速近两年略有放缓,2019年市场规模为2309.6亿元,较2018年增长7.65*

据游戏工委数据,2008-2019年我国游戏市场整体呈逐年增长态势,2008-2017年总体维持20*以上增速,2018-2019年增速放缓,但仍维持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游戏市场规模为2309.6亿元,同比增长7.65*。主要系我国人口红利期已过, 2019年手游用户规模达到6.2亿人,同比增长3.2*。

2019年我国游戏单用户收入(ARRU)同比增长15.2*至255元,较2018年的5.6*明显提速,成为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

我国手游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逐年放缓,2019年销售收入为1513.7亿元

2008-2019年我国手游市场实际销售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从2.4亿元增至1513.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79.83*。近年来增速逐年放缓,2019年由于广电总*对游戏版号的发放进程步入正轨,移动游戏行业进入规范化的可持续发展阶段。2019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513.7亿元,较2018年增长13.0*,市场规模增速小幅下降,主要系2019年共计1570款游戏获得版号(其中手游为1462款),较 2018年减少24*,仅为巅峰时期 2017年的17*放数量,版号审批重启后的审批速度远不及政策调整前,导致的产品供应不足。

我国手游细分品类市场以休闲游戏为主,2018年比重达43.39*

2018年我国手游细分品类市场主要以休闲游戏、RPG、CCG为主,分别占手游市场总体规模为43.39*、28.55*、14.36*。

我国手游市场玩家群体*别比例均衡,2018年女*玩家比重为42.20*

据统计,中国游戏女玩家达3亿,占国内游戏用户总规模的 46.2*,玩家群体*别比例较为均衡。2016-2018年我国手游游戏女*用户占手游用户比重基本维持在42-43*左右,手游市场玩家群体*别比例较均衡。

我国手游市场双寡头*面稳定,2018年腾讯及网易收入占行业比重为79.40*

腾讯和网易作为中国游戏市场龙头,占手游市场绝大部分份额,2015-2018年合计市占率分别为56.40*、 67.50*、75.80*、79.40*,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双寡头*面非常稳定。2018年腾讯手游收入占手游市场收入比重为58.10*,网易手游收入占手游市场收入比重为21.30*。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手**业成功模式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二、二次元产品怎么做 细分市场或为出路

去年二次元话题被手游圈炒得沸沸扬扬,接踵而至的舰娘国服**更是引战不歇。从《百万亚瑟王》到《崩坏学园 2》到《战舰少女》,二次元产品给我们的方向是明亮的,而摸索二次元产品的道路并没有那么明朗。

手游细分市场 手机游戏的行业现状国内二次元手游成功的不多,但失败的不少。可见,在国内二次元文化尚未成*的时候,套用海外成*产品的运作机制是欠妥的,但理解其机制我们也能发现一些做产品的新方式。鉴于二次元文化在整体共通的基础上还存在小圈子间排他的现象,比起《MA》的撒网式用户笼络战略,细分产品更容易在市场中站住脚。因为不论是二次元玩家,还是泛ACGN的商业用户,都拥有自己的**喜好。

*近处于话题中心的《舰队Collection》,正是一款细分产品。或许这听起来与它现在的成绩完全不符:占领同人界、玩家抢着玩、迅速覆盖到海外、中国大小社交群体里都存在舰C玩家,它的价值已经足以成为“重量级IP”。而舰C期初的定位非常明确:**二战战舰拟人化、限定**国内可玩、限号登入。这样的定位无疑是朝着细分市场去的,但其制作者一开始都没想到,舰C的亲和力让它在这么多的限制下依旧火了起来,如果舰C能坚持5年10年,那么**下一大同人奇迹定是舰C。

舰C的成功,很大程度源于立足细分市场的**定位,并逐步树立了泛ACG的品牌形象。同样的例子在**还有两个:一是《东方project》,一个用同**幕射击系列游戏占据大半个同人圈的IP;二是《Fate》系列,一个从***文字冒险游戏发展到目前**商业动漫IP的系列题材。它们为什么能从一个小众的点,发展成如今用户覆盖全面的IP?

原因是这样的产品,都具有两个特*:明确的标签和足够的延展*。

标签代表了产品的主题,可以凝聚产品的文化和形象。无论是舰C、东方,还是Fate,它们都是从单个产品做到现象级IP的,对二次元文化的影响力也非常深远。在这些产品的问世初期,它们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标签。

从商业的角度上看,这些无非只是归纳进“人设、背景故事、战斗形式”的要素。而乍看平凡无奇的标签,其实就如同二次元人喜爱的各种属*,它们代表的含义能够在玩家心中足够地展现。围绕这些带属*的标签,玩家会自发地了解自己喜欢的内容,官方也会不断充实这些标签所代表的含义——这就是对设定的“脑补”和“补完”。

而这些标签能带来的*大好处,就是能轻易地抓住一批核心用户。他们几乎不会离开这个让人来电的设定,不同于泛ACGN的属*(如,黑长直、妹、傲娇等),越是细分的标签越能**他们的**。

除了紧贴核心和抓住用户,明确产品标签在长久上更利于形成用户的扩散和回流。

当用户留存以后,二次元产品需要的不仅仅是有效地运营,如同前文提到的,还需要玩家对产品的“脑补”以及官方对产品的“补完”——这是将一个单纯的二次元产品推到二次元文化IP的主要途径。

首先,产品在设定上的留白,能吸引玩家的创作和主动参与,这是促进产品**传播的*佳途径。曾经的东方能成为“同人”半边天,就是因为吸引了大量自由画师、同人音乐社团、同人游戏爱好者、玩家来对其进行的二次创作,从而促进了东方的广泛传播。

其次,作品的延展*并不*限在设定上,逐步追加新功能等合理的内容扩充,同样能带来长线的吸引力,但前提是需要获得玩家的认可,*受欢迎的是综合了玩家意见的新功能、内容。

*重要的,二次元作品的延展*体现在多平台扩展的可能*上。“在二次元圈子中投放游戏产品”的想法是不可取的,玩家永远是需要一款“二次元产品的游戏”。游戏可以不动画化、漫画化、**化,但其能适应动画、漫画、**等形式的*质是必要的。

基于以上要素,二次元用户才能主动地投入到对产品的“脑补”过程中。

“我做的是二次元作品。”玩家需要被传达这样的理念,他们还需要这样的可能*暗示,“这款作品会进入ACGN的每个领域。”

1.纵向:《Fate》对用户的商业引导*其成功,该IP下的主要作品和周边产品一直在推陈出新,**玩家消费。但玩家的消费动力还是来自官方设定的“补完”。该系列*初的产品尽管非常小众,但其描述的世界观并不*限,利用“圣杯战争”这一意象,进行了多个方向的世界观和时间线细节补充。

2.横向:《东方Project》同样有着足够大的世界观,但不像《Fate》的纵向时间轴,东方的世界更加宽阔,“一个被世人遗忘者聚集的幻想之地”,这是一个与二次元本身*其相似的架空世界。作者对其间的主要**“异变”进行编撰,引导玩家接触每一作的主要人物设定。

3.架空:而《舰队Collection》干脆把主世界观省略了,仅有一个架空背景二战,其中的舰队娘化角色本身已经存在了历史设定,官方不需要补充。但作为娘化角色的标签是官方通过介绍、人设、立绘、CV等方式来填补的,玩家一旦接受了这些标签中的萌点,就会自主的传播并“脑补”更多的属*。

二次元*质的细分手游产品在国内并不多见,我们不妨来看一看**的产品。

《メガミエンゲイジ!クエスト》,一款美少女收集养成类卡牌游戏,它切入的点是*****文字冒险游戏的美少女角色。葡萄籽汗颜,下图内80*的角色我都认识,游戏也玩过。很简单的套路,利用“颜值”抓住Galgame用户。

同类型的还有《Wonder4World》,这款产品同样是利用角色的“颜值”来抓住各画师的粉丝用户,其中包括名画师监督、深崎暮人、咖啡贵族等。

另一款《猫耳さばいばー!》则有着更鲜明的标签“猫耳、娘化”,从角色设定到世界观架构都围绕“猫咪娘化”做文章,重在表现“猫”“萌”“兽耳”等要素,就连战斗方式也是摸猫娘的头。

尽管以上作品都受限于产品本身的成*度以及可玩*,并没有取得突出成绩,但它们也足够让核心用户群为之颠倒。

不得不回到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二次元类手游产品在国内怎么做?谈情怀?论产品?投其所好?是挖几个大坑捞一捞?还是单纯地换皮山寨抄抄抄?

就像很多玩家觉得《战舰少女》良心,是因为原作《舰队Collection》的机制非常良心,99*的抄袭与1*的皮,另有舰娘国服这个反面材料帮着拉玩家的仇恨。而舰C本身的“理论上不用付费”的抽卡机制恰巧是国内手游市场的缺口,正好让《战舰少女》赶上了。

另一方面,B站代理的《幻想战姬》也让葡萄籽看到很多作品的影子,这里不细说,因为这款作品本身的*质还是很突出的。但它添加了过多的元素,让本身主打的日式水墨风幻想战斗的模式,变得有些用力过猛,玩起来压力不小。

二次元市场与传统手游市场并不相同,套用过去的市场规律难以适用于这一领域,但所有成功的二次元产品都有如下共*:

1.核心价值观(合理的、荒诞的、架空的)

2.与三次元/社会的对立(反主观的、封闭的、自我的)

3.有吸引力的标志(让人向往的、单纯美好的、纯粹用以满足的)

显然,尽管对于手游市场来说,二次元已经是一个细分市场。就好比目前*大众的动画新番,每一部动画都是具有鲜明特色的,能让其在众多竞品中更加突出。同时,这也是每一部动画能抓住玩家,再通过玩家实现扩散的基础。

所以在二次元市场里,“一把抓”“一波流”难以发挥良效。该市场还需要更加深入的分割,产品只有能针对*地把握受众,“精细化”“精品化”的运作才能行之有效。

*后,想要问一问所有做二次元产品的游戏人,在二次元和游戏之间,你选哪一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