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抱法注意事项
新生儿抱法注意事项,刚出生的新生儿一般骨骼都是没有长好的,很多时候身体都是比较软的,所以在抱新生儿的时候是有很多注意的,新生儿的抱法,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新生儿抱法注意事项
是指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和腰部。这一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姿势。
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脖子、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和腰。这一方法比较多用于把宝宝从**抱起和放下。
大人的前臂把新生儿紧靠在大人的上胸部,让他的头伏在大人的肩上并且用手扶托着后脑勺。这样大人可以腾出一只手来,如果单*
一人并且需要捡起地上的东西时,这就显得很重要了。但是如果感到还是应该小心的话,就应该支托着他的*部。
用抱带时,要保证婴儿的头、颈有充分的支持,并让抱带能舒适地套着他的身体,避免从任何一边滑下来。
5、抚抱新生儿时要轻柔,倾斜度不可超过36度,而头部和身体一定要呈直线状,即以横抱为主。*初几周,抱新生儿时要抱得紧一些,使其有被紧紧围住的感觉,这样可以给宝宝强烈的安全感。
6、新生儿要等到4周以后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头,因此当大人抱起新生儿时,一定要拖住他的头部。把手伸过新生儿的颈部下,托起她的头,把另一只手放在他的背部和*部下面
稳稳地支持着他的下半身当放下新生儿时,必须保证托住他的头,不然他的头会猛然往后,给宝宝一种跌下去的感觉。可以用抱起新生儿的方式那样放下他,这样整只手臂可支托着婴儿的脊柱、颈部和头。
新生儿抱法注意事项2正确抱宝宝的方法
1、手托法: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颈、头,右手托住他的小**和腰。这一方法比较多用于把宝宝从**抱起和放下。
2、腕抱法: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背和腰部,右小臂从宝宝身上伸过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托着宝宝的**和腰部。这一方法是比较常用的姿势。
3、不要竖着抱宝宝:新生儿的头占全身长的1/4。竖抱宝宝时,宝宝头的重量全部压在颈椎上。宝宝在1-2个月时,颈肌还没有完全发育,颈部肌肉无力,应防止这种不正确的怀抱姿势对宝宝脊椎的损伤。这些损伤当时不易发现,但可能影响孩子将来的生长发育。所以抱宝宝不宜笔直的竖抱。
4、不要久抱:人们对孩子的爱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亲不够,爱不够,孩子出生几天就开始抱来抱去。殊不知,这种做法违背了婴儿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对孩子是有害无利的。
(1)新生的婴儿,每天需要20小时的睡眠时间;6个月左右的婴儿需要16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所以,除了喂奶、换尿布等特殊情况外,不要过多抱婴儿。
(2)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婴儿的胃、贲门肌肉较松弛,但幽门肌肉却很紧,在这种情况下,哺*或喂食后如果将婴儿抱在怀中逗玩,则食物容易从贲门溢出,造成呕吐。
(3)婴儿的骨骼生长较快,如果长期抱在怀中,对孩子骨骼的正常成长*为不利。平常抱出去晒晒太阳,增强抵抗力是必要的,但时间也不宜过久。
5、母子交流式:用这种方式抱宝宝,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利于亲子间的交流与对话,还可以轻轻地将宝宝在身前**,令宝宝更放松、更开心。
新生儿抱法注意事项3如何正确抱婴儿
目前容易掌握且采用率较高的方法是左臂呈半环状,将宝宝的头部轻放在内肘弯处,同时把左小臂和手自然放在宝宝腰背处予以支撑;右手绕过宝宝双腿托起**,在抱孩子的同时大人的小臂也会对孩子的腿部形成保护作用。
以左手为力量中心,形成对头部、颈部及背部的力量支撑,而右手的'着力点依旧是宝宝的腰部和*部。把宝宝从**抱到怀里或者从怀里放到**宜用此法。
新生儿的颈部肌肉是无力的,如果使其承受整个头部的重量,无疑会对颈椎造成伤害。这就是竖抱宝宝的潜在隐患,因此,建议在抱宝宝时,尽可能减少竖抱。
婴儿抱癖的养成多半与久抱有关,而抱癖一旦形成,对婴儿和大人都是不好的。对婴儿来说,不利于其发育,对大人而言,过于疲惫了。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妈妈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还可以让妈妈更好地观察宝宝和逗宝宝开心,从而让孩子感到放松,这也增强了母子间的亲密感。
**步:用一只手稳住宝宝的头部
用手轻轻稳住宝宝的后脑,这个时候也要给颈部适当力量来支撑头部。
第二步:用另一只手去托住宝宝的**
右手固定好宝宝的脑袋后,再用左手把孩子的**小心托住。
*后,在完成前两步的前提下,慢慢地支撑起宝宝的头,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要注意托住宝宝的颈部,不然宝宝容易向后倾倒,使宝宝很不舒服。
1、在抱宝宝之前,应该先摘除戒指、手链等饰物,双手洗净擦干后,待手温暖以后再去抱宝宝。
2、抱宝宝要有足够的温柔和耐心,急躁忙乱等都不可取。推荐做法是在温和抱起宝宝的同时与宝宝进行眼神交流,目光中要包含满满的爱意。
3、由于孩子的颈部肌肉太柔弱,在整个抱的过程中都要注意稳住宝宝的头部,切忌给颈部太大压力。
4、如果抱的时间较久,臂膀感到酸痛时,应把宝宝放下,*佳姿势是让其仰躺在**。
5、在与宝宝进行一些互动***之后,要适时让宝宝安静地在臂弯里平静一会儿。
二、新生儿如何教育 新生儿怎么带
1、新生儿都有自己的身心特点,比如,视觉方面,出生后双眼运动不很协调,有短暂*的斜视,见了光亮会眨眼、闭眼和皱眉,并逐渐能对视野内的物体产生短暂的注视,目光可跟随近距离的物体移动;听觉方面,听到声音时能安静一下、停止啼哭,对较大声音能引起像吓一跳似的拥抱反射;味觉方面已经发育良好,尝到酸甜苦辣咸的味道时能以眉眼舒展、伸舌或挣扎等表情来表示欢迎、厌恶、拒绝,强烈***气味能引起反应;温度觉和触觉也比较灵敏,痛觉比较迟钝······这些特点,说明外界已经能被新生儿感知。新生儿的早期教育就从训练其五官感觉、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入手,开拓其智力和其他能力。
2、下面分别就新生儿的视觉训练、听觉训练、触觉训练、嗅觉、味觉训练、动作训练、语言训练及大脑发育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训练方法供新爸爸新妈妈们参考一下。
3、为训练新生儿的视力,首先可以吸引孩子注视灯光,进行视觉的**,然后让孩子的眼睛跟踪有色彩、发亮和移动的物体,由此而训练视觉能力。另外,还可以进行以下几种视觉训练游戏:
4、新生儿出生后已有光感,可在房内挂光亮适度、柔和的*白色灯或彩灯,光线不要直射孩子的脸,可以一会开灯,一会关灯,以锻炼瞳孔扩大与缩小的功能。两周后可用红布包住手电筒,将亮光对准新生儿眼上方15~20cm处,沿水平线向左右或前后方向慢慢摇动数次,进行视觉训练。训练时视角仅限于正前方45度范围,注视时间仅可几秒钟。满月时,视角可扩大到正前方90度范围,注视时间可适当延长。
5、将彩球悬挂在新生儿胸上方,距离眼部20~25cm,逗引新生儿注视。一周后,将彩球在新生儿眼前从左到右移动,再从右到左移动,训练视线随物移动。2周后将球放在新生儿眼前上下移动,并继续向左右移动。满月时,将球放在新生儿眼前作360度转圈,训练视线随球转动360度。
6、将黑纸与白纸各一张出示在出生后10天左右的新生儿面前,眼与纸的距离为15~20cm。先看黑纸,然后再看白纸,各注视半分钟。再将黑纸白纸同时出示,让新生儿同时注视两种不同颜色的纸,训练眼球在两张纸之间来回移动。
7、温馨提醒:新生儿醒后,可以抱着看室内墙壁上的大幅彩色画。婴儿床边可以挂些玩具,空中可悬挂彩球。家长还可以经常和宝宝面对面,在短时间内宝宝会专心致志地注视,这样的训练能促进新生儿视觉功能发展。
8、新生儿出生后就已有听觉,出生后2周能集中听力,会把头或眼睛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形成初步的听觉反应。对新生儿进行听觉的训练,主要是听声音接受听觉**,开始在大脑中储存各种声音的信息,以促进听力发展和智力的发育。
9、新生儿*喜欢妈妈的说话声,所以在每日的每次接触和护理中,要与宝宝谈话,轻轻地叫宝宝的名字,让孩子*悉妈妈的声音及自己的名字建立条件反射。给宝宝聆听不同的音乐,可用小型录音机播放优美悦耳的音乐,要固定听1~2首优美的乐曲,提倡选用古典名曲。每天在新生儿醒时播放,要定时,以5分钟为宜。要时常改变录音机的放置位置,以训练追寻生源及倾听能力。也可以有父母唱歌给孩子听。这样不仅进行了听觉训练,而且也培养了宝宝愉快的情绪与音乐兴趣。
10、温馨提醒:可以让新生儿听八音琴声、**、玩具动物叫声,每次训练时只听一种声音以训练听觉。另外,新生儿居室的环境要安静,不要过于嘈杂,但又不能是无声无息,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否则对新生儿听力的发育不利。适量、适当的环境声音**,会提高新生儿听觉的灵敏*,有利于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11、进行新生儿触觉训练的游戏有哪些?
12、新生儿触觉灵敏,特别是*、面颊、眼睑、手掌、足心等处皮肤尤为明显,触动时立即有反应。因此,应从出生后就开始进行触觉训练。新生儿觉醒时,新妈妈用手轻触左脸颊和右脸颊,训练宝宝向左或向右转头。若在触动后有这样的反应,妈妈可以在宝宝脸颊上亲吻一下鼓励。
13、要经常轻柔地抚摸新生儿的每个手指,使紧握的小手放开,并在每次抚摸后用不同材质的物体去触碰手掌心,如硬、软的东西,或热、或冷的东西,让宝宝感觉到触觉**。
14、在喂奶前,妈妈握着宝宝的小手抚摸自己的*房,然后再喂奶。经常这样触摸*房,使新生儿知道“饿了可在这里觅食”,但要在宝宝摸*房后、喂奶前要洗擦*头,注意保持清洁。另外,还可利用给新生儿洗澡前后或换尿布后,新生儿**或半裸时,父母用手抚摸宝宝身体,进行轻柔的**,使其皮肤感觉到触压的**。
15、新生儿出生后就能对各种气味产生各种反应。妈妈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嗅觉训练。进行嗅觉训练时,不管什么气味都可让他闻闻,如喂奶时闻妈妈的*香,洗澡时闻肥皂的芳香等,及早接受各种气味的**。
16、新生儿一出生就会对甜酸苦辣等味道做出不同的反应,如对甜味会做出吸吮的动作,出现愉快的表情;对苦、酸、咸的东西会皱眉闭眼,有不愉快的表情。根据这一特点,有意识地让宝宝品尝各种味道,如用**锅的筷子沾上酸、甜、苦、咸的各种味道,感受到不同的**以促进味觉发育。
17、将新生儿仰卧在**,妈妈手持色彩鲜艳、会发出声响的玩具,在距离宝宝眼睛30cm远的地方慢慢地移到左边,再慢慢移到右边,让小儿的头随玩具转动,朝左朝右各转动90度。
18、父母将自己洗净的食指塞进新生儿手掌里,使宝宝抓握,然后抽出来再塞进去,反复数次,以训练宝宝的抓握能力。也可以换用圆形光滑的小木棍抓握。
19、父母用手指或其他物体触碰新生儿脚心,使自动作收缩脚掌反应,反复进行4~6次,以活动宝宝腿部的肌肉。
20、进行游泳活动,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恢复得很好时,可在2或3周时做游泳活动。在新生儿洗澡时,放在较大的浴盆里,用一手掌托住腹部,另一手托住下颌,让宝宝平趴在水中,露出头部,四肢自由活动,推动身体在水中移动。
21、孩子出生后,父母要多和新生儿交谈和沟通,千万不要以为初生的宝宝听不懂话而不去和宝宝交谈。
22、宝宝比人民通常想象的要聪明得多。孩子的语言能力应该从还听不懂、说不出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在宝宝清醒、精神**的时候,应该抓住时机尽可能地多和宝宝说话。
23、新生儿醒后躺在**,然后父母面对面用柔和的声音和宝宝说话,内容可以涉及各个方面,比如认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穿衣、吃饭,常用物体的名称、形状、颜色等。
24、与宝宝交流时,环境要安静,说话的速度要慢,*多不要超过5分钟。跟新生儿说话时父母要带有笑容,语调要温柔、亲切。在说话的同时,要逗宝宝发声,第2~3周,宝宝就能发出“哦哦”的声音来回应。父母讲的越多,孩子应答的越勤快。
25、与宝宝说话的机会是很多的,如换尿布、喂奶、洗澡时都可以进行。要很好的抓住这些实际,多和宝宝交谈,对新生儿的语言发展、大脑的发育均十分有益。另外,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讲故事,唱儿歌,以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
26、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右脑的功能无法完全分开,两者在功能优势及功能发展上均存在着分工和差异。左脑拥有语言优势,右脑拥有感觉优势。大脑发育的时间差异,主要指在人体生长发育早期,大脑功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右脑半球,而右脑半球的发育又将决定左脑半球功能的发展。这就为早期教育提供了重点和目标
27、介绍集中早期促进右脑半球功能发育的简单办法,可以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选择试试:
28、轮换对着左右耳说话,声音不要太大,要轻柔缓慢,不要太靠近耳部,保持一定距离。每日2~3次,每次1~3分钟。
29、听没有歌词的古典音乐,音律要舒缓、音响要适量、曲调要轻柔。
30、按紧左鼻,用右鼻呼吸,时间要短,仅几秒钟。然后替换按右鼻。
31、进行早期感官教育,包括视听嗅触等感觉训练。
32、温馨提醒:和宝宝交谈时,妈妈的话语要简单、简短,速度要慢,音调要高一些,抑扬顿挫一些,关键词要多重复几次。这样的交谈方式,宝宝才会有兴趣。
33、给新生儿选择的玩具一定要有颜色、有声响的,要小型的、柔软光滑、无棱角的,且分量要轻的玩具,下面的玩具可供选用:
34、悬挂的彩球、彩灯、脸谱画、大幅人像画、红色玩具等悬挂玩具,用这些玩具促进新生儿视觉的发育。
35、八音琴、响铃棒、拨浪鼓、能捏出声音的塑料娃娃或动物等音响玩具,用以促进听觉的发育。
36、小皮球、小木棒、塑料圆环、布娃娃等触摸玩具,以促进触觉的发育。
37、温馨提醒:玩具是孩子*好的伴侣,也是教育与训练不可缺少的教具,新生儿虽然小手还不会抓握玩具,更不会玩弄玩具,但眼睛会看、耳朵会听、小手回去触摸,所以选择玩具要根据这一特点,选择色彩鲜艳、有声响能活动的,可以促使新生儿能看、能听、能触摸的,并能引起**情绪的玩具,以发展视觉、听觉、触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