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游如何运营
运营的核心工作包含了三大块:产品包装、盈利设计和日常运营。
1、产品包装:直接影响到进入游戏的用户数量。
2、盈利设计:直接影响到多少付费比例,如ARPU。
游戏运营盈利公式基本:盈利=付费人数× ARPU(人均消费)-运营成本
3、日常运营: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多少人留在游戏、运营所需成本,同时也影响到新进人数(人拉人带来)、付费人数等。
游戏是提供给玩家的一种服务,所谓的“体验经济”的一种形式。
日常运营可能无法象产品包装一样直接带来**,但日常运营为盈利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即便资源再紧缺,以下几部分都是必须的,都需要相当的投入。
(1)硬件支撑:服务器稳定安全、带宽、****、自动更新、数据安全等,重要*不言而喻。
(2)客服系统:多途径问题提交、等待时间、处理效率、用户满意度、人员成本等。
客服是**面对用户的群体,是运营商的窗口,是门面,是形象。
但客服的待遇在公司**,培训*少,升职机会*小(客服都知道,不能长期做这个,但公司往往缺乏对员工的职业规划)。
总之,客服在游戏公司是*没有受到公正待遇的人。当然了,公司对客服不好,客服肯定不会对玩家好了。
(3)产品更新:分两块,一块是新内容的开放,一块是缺陷修复。
国内投入市场的产品都是相当不成*的,BUG多,玩法不丰富。
既然无法在上市之前充分完善(很大部分是因为**或者**方的压力),那建议正式运营后就加快“步子”。
没有新内容的释放,玩家会厌倦,不符合玩家口味,玩家会倦怠,如何挖掘玩家需求,然后在技巧*的满足是大学问。另外,我们不确定玩家能在“比较愚蠢”的游戏错误前面忍受多久。
(4)销售渠道:应该开设多元化的玩家充值渠道,保证**的公平公正,保证给予玩家更完善的后续答疑服务。同时,如何引导玩家,如何**玩家消费等也是很重要的。
有了基本的架子,以下方面投入资源能明显提高玩家的满意度,同时能助益我们的运营盈利。
(1)帐号安全:所有游戏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严重一些的不要说**,侵入数据库的都有。
二、对于手游市场的推广看法
1、获取用户有很多方式,*简单直接的就是广告直接买,这也是如今游戏买量市场如火如荼的原因。
2、现在主流的广告平台就两家一个是头条系(包括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一个是腾讯系(包括微信、腾讯新闻、腾讯视频等),在国内买量基本绕不开这两个平台。
3、随着广告平台AI的发展,广告优化师的价值在逐渐弱化,广告主能控制的*大变量就是素材,就是创意,这是机器短时间内无法取代的。
4、好的创意能明显降低CPI,获取更多用户,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这也是问什么国内很多游戏发行商都会有自己专门的视频创意团队。好的创意是不是凭空出现的,必定是吸收了大量的“原材料”*后在头脑潜意识中形成的,这里也出现了一个商机,那就是提供“原材料”的第三方广告营销工具。目前国内这块做的*好的就是Dataeye的ADX平台,它网罗了全网、全媒体的游戏广告素材,目前平台上的素材量达到了几百万,除了创意数据,还能看到厂商的投放数据和行业投放趋势,可以说是投放必备。













